开云体育开云APP

开云APP-洛阳飞豹战平对手,保持不败

开云体育 2周前 (11-06) 阅读数 32 #球队新闻

  众所周知,飞豹战斗轰炸机采用的涡扇-9发动机仿自于上世纪70年代从英国引进的斯贝发动机,那么英国为什么会在冷战时期卖给中国如此先进的发动机?斯贝发动机有什么过人之处?它的研发历程又有哪些故事?驭风为您一一解读。

  1957年,英国欧洲航空公司决定采用一种经济巡航速度达到0.875马赫的机型来运营欧洲航线。当时有数家英国飞机制造商参与了竞标,绝大多数方案是配装四发动机方案,德哈维兰公司与罗罗商讨后提出了一个三发方案,同时主张这种飞机应具有低运营成本的特点。

  

  此时,法国的80座,航程为1000英里的快帆客机已经投入使用,但是英国欧洲航空公司的目标是寻求121座,航程可达2000英里的机型。

  行文至此,驭风不由得想到了中国正在先期使用中的国产ARJ21支线客机,该飞机的航程也在3000-4000公里,扩展型的座位数也在90-120座左右,其配装的发动机是CF-34-10A,C代表commercial即商用,F代表FAN即turbofan涡扇,CF是美国通用电气商用大涵道涡扇发动机的常用代码,而A代表ARJ-21的首字母,即ARJ-21客机专用之意。该发动机的最大海平面推力超过8吨,而相形之下,驭风要引出的斯贝民用版MK512的推力在6吨+左右,而斯贝发动机正是从商用涡扇发动机开始的。

  

  回到正文,书归正传,当时,四发方案采用的是罗罗公司生产的推力为8000磅的RB140发动机,而三发方案所选择的发动机是推力为12000磅推力的RB141发动机(注:磅为英制,一磅大概等于0.46公斤)该方案将装配于德哈维兰的DH.121客机。

  随后,罗罗迅速展开了RB141发动机的研制,该发动机的初始设计推力为13790磅,如果加装加力系统,该发动机的复燃加力推力当时有希望达到两万磅甚至三万磅推力,随着项目开发工作的进展,欧洲航空公司认为该飞机的机体过大,他们需要一种略小一些,可以搭乘97座航程在921英里的客机,为了满足要求,德哈维兰公司生产了三叉戟(Trident)客机(三叉戟是希腊神话中海王波塞冬的武器,同样的名字也用于美国的潜射洲际导弹),随后罗罗公司也提供了推力小于1万磅推力的RB163发动机(即后来的斯贝发动机的第一型)。

洛阳飞豹战平对手,保持不败

  

  和罗罗首台大推力中涵道商用涡扇发动机康维尔一样,斯贝也采用了双轴结构。

  由于特殊原因的阻挠,斯贝的订单仅限于24架三叉戟客机,而原定的Boeing727客机的订单则无限期搁置。

  随着1961年,双发Bac111客机宣布计划启动,斯贝也获得了第二份客机订单,这也为罗罗赢来了斯贝发动机的第二桶金,虽然进展很艰难,但毕竟让人看到了希望,随后布莱克本公司掠夺者S2攻击机也采用了两台RB168-1A斯贝101涡轮风扇发动机,该亚型发动机的单发推力超过五吨,由于使用情况很顺利,截至1966年,斯贝发动机被指定为更多机型的动力,如彗星海上侦察型,格鲁曼公司的湾流II和利尔喷气的40型,荷兰福克的F28协作支线客机&运输机&公务机。装有加力燃烧室的斯贝MK202客机也用英国皇家海军和空军的麦克唐纳鬼怪II重型战斗机,随着业务的展开,罗罗和美国艾利逊公司联合开发的TF41斯贝发动机,被美国的A7海盗攻击机所采用,该型发动机的推力接近7吨,是斯贝家族中不加力推力最大的型号,甚至于该型号还有考虑中的大涵道版、以及传言已久的加力版本,计划中,该版本的加力推力超过了11吨,曾经考虑过作为国产太行发动机的一个备选方案,终因性能不如现今的GD25方案而下马。

  

  进入80年代后,斯贝发动机仍然具有巨大吸引力。1981年,斯贝发动机被意大利和巴西联合研制的AMX轻型战斗机所选用。

  专家指出,斯贝和中国的结缘是从配装达特涡桨发动机的子爵客机开始的,1963年中国引进了英国产的子爵客机,该客机所配备的达特涡桨发动机是罗罗公司生产的,这也为中英航空交往打开了一个小门缝。

  1972年,随着中美关系的改善,闻到风声的英国人也接踵而来,就在当年,罗罗公司总师斯坦利.胡克虽一个四人的小代表团来到中国,英国代表团向中国航空界人士讲述了垂直起降战斗机的概念,并介绍了斯贝发动机、协和超音速客机用的奥林巴斯593和威派尔Viper蝮蛇)发动机及涡桨的达特发动机。在经过多次接触后,胡克意识到中国对以获取许可证生产斯贝发动机(注:当时中国已从第三国引进了三叉戟客机和MK512斯贝民用发动机)产生了浓厚兴趣。

洛阳飞豹战平对手,保持不败

  经过一来一往多次交涉,胡克意识到中国真正感兴趣的不是MK512斯贝民用发动机而是MK202斯贝军用加力涡扇发动机,该发动机的加力推力超过了9吨,不加力推力也超过6吨。

  经过多轮交涉,经历两年的谈判,直到1975年12月13日终于正式签署了专利协议。(利刃/驭风)

版权声明

本文仅代表开云平台观点。
本文系开云体育授权发表,未经许可,不得转载。

发表评论:

◎欢迎参与讨论,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、交流您的观点。

热门
标签列表